炕窯

炕窯

炕窯臺灣話khòng-iô),或寫為台語諧音的焢窯控窯,是一種古老的烹飪方式,將食物和炭火埋在土中燘熟。不需要器皿。不同文化中各有不同堆放炭火和食物的方式、烹調時間、以及選用的食材。

由於挖土堆窯需要不少體力,炕窯後來漸漸被可以重複使用的饢坑石窯(masonry oven)取代。這些方法也比較容易判斷食物是否已煮熟、並避免食物上沾到沙土。另一方面,饢坑和石窯一開始的搭建成本較高,而且不能帶著走,所以對於常遠行或遊牧的民族而言不見得有優勢。

台灣的炕窯多在空曠的農地上,用土塊堆疊一座小塔,中間透空燒放柴火,把土塊燒的焦紅後,將食物放進去,再把土堆搗毀夯實,悶熟食物破窯取用,而食材多為黃玉米茭白筍蕃薯芋頭與全等易燒烤食物。

 

源起演變

炕窯是一種很原始的烹飪方式,在石器時代的遺跡中即有發現烹炊事用的土坑。

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,在遇到農作休耕時期,大人會帶著小孩們前往田地,堆個土窯並放進一些簡單的食材,讓孩童體驗一下野炊的農餘樂趣;而在現今工商社會,人們鮮少務農之狀況下,卻演變成大人帶著小孩回味童樂的,假日休閒親子戶外活動。

炕窯技巧

台灣的傳統炕窯順序是先堆窯、次燒窯、再破窯與開窯。

 

  • 先堆窯:找開闊的空地,以收割後的田地為佳,泥地為次,測風向將窯口坐向迎風面,讓空氣吹入助燃。然後找大土塊或是磚塊來堆造爐口,有一個穩定地基,再用次大塊的土塊開始慢慢向上圍,下面要穩固要用力壓密壓實,愈往上蓋愈內縮到中間,收斂最後可閉合,故在窯堆越高的時候,一次拿多個小土塊堆卡才不易崩塌。
  • 次燒窯:在堆好土窯後,在土窯內的地上挖個小凹洞以增加燒烤食材的容量,後放入大柴火燒,如土窯燒成火紅,或摸外側的土熱了,表示已熱透了,再用圓鍬將柴火與灰燼取出,在門口挖洞埋較不會燙到。
  • 再破窯:隨後將食物(外包報紙、烤肉用錫箔紙或炕窯專用袋)放入,將土窯破壞摧毀壓實,不讓熱氣跑出,可另外挖土覆蓋到沒冒煙,間隙填滿密封。
  • 開窯:最後就是等用焦土的餘溫把食物悶熟,視熟易程度40分鐘至3小時,等待時間可做遊戲或生態之觀光,而開挖取食時要慢慢的搜尋,以免破壞食物。

 

現代炕窯

在西亞—北非的慶典活動中有時會炕窯,特別是在摩洛哥,會窯焢一整隻羊。遠行的人在沒有鍋具時也會用這種方式烤麵包。

炕窯也是許多太平洋島嶼民族的傳統烹飪方式之一,但因為相對費力,現在多留到特殊節慶活動。

在台灣工商社會繁忙,要享受控窯樂不易,於是有業者提供場所與食材,只要人來即可,結合生態觀光與親子同遊,可以訓練野外求生的能力,更具有分工合作,共享美食及聯誼效果。

官方提倡

台灣政府為提倡民眾正當休閒,鼓勵親子同樂,也多次舉辦活動。如行政院文化部指導與雲林縣政府辦理,2009年水林鄉蕃薯節親子千人炕窯,縣長蘇治芬親臨體驗親子炕窯樂趣。桃園縣政府於2012年10至12月,每周假日於觀音鄉連續辦理之千人炕窯活動。而新竹市政府於2012年冬至與新竹市總工會,也邀集勞工以親子炕窯,送別過去的一年。另南投縣2012年年底,由草屯鎮主辦的農田炕窯樂,雖然遇到寒流來襲,還是湧進千位民眾,一起來享受農村的田園炕窯樂趣。

 

資料來源: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82%95%E7%AA%AF

發佈留言